便携式色差计和分光色差计的区别
便携式色差计根据不同的方式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但是一般用户比较习惯根据便携式色差计的原理进行分类,比较直观,直接体现核心区别,在便携式色差计的选择上容易着手。从便携式色差计的工作原理可以把便携式色差计分为便携式色差计和分光色差计。
1. 便携式色差计
(一)最早的便携式色差计就是三刺激值型便携式色差计,早在1931年科学家就提出从理论上假设并不存在于自然界的三种原色,即理论三原色,以X,Y,Z表示,以期从理论上来调(匹)配一切色彩。三色系统中,与待测光达到颜色匹配所需的三种原色刺激的量。 用X(红原色刺激量)、Y(绿原色刺激量)和Z(蓝原色刺激量)表示。三刺激值是引起人体视网膜对某种颜色感觉的三种原色的刺激程度之量的表示。根据杨-亥姆霍兹的三原色理论,色的感觉是由于三种原色光刺激的综合结果。源于此理论科学家研发出了早期的三刺激值型便携式色差计。
(二)三刺激值型便携式色差计主要是由三滤镜配合硅光电池作为三个传感器,结构相对简单,精度不高,比较适合测量不同样品间的色差,不适合用于例如反射滤光谱及色强度等复杂的色彩分析中。
2. 分光色差计
(一)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光型便携式色差计的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来测试的准确很高。
(二)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
(三)分光型便携式色差计一般采用衍射光栅或回折光栅,将光线按一定波长间隔分开,然后采用若干组传感器阵列进行感光分析。分光型便携式色差计一般精度更高,对颜色也比较敏感,除了测量色差外,还可以测的每一波长选的反射率曲线,因此更适合于复杂的色彩分析。
这两款便携式色差计现在是市面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携式色差计类型,如果是一些中小企业对色彩的敏感度没有那么高,只是要求产品批次色差不要过大或者产品的色彩符合质检标准可以选着便携式色差计,相对比较便宜、精度没有那么高,如果是对色彩、色差有严格的要求准确度极高的厂商建议使用分光色差计,价格相对较高但是精度极好。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联系18913135915